发布时间:2016-06-22阅读次数: 1187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最新监测指标
狼疮性肾炎的早期诊断指标
免疫性疾病的重要参考指标
产品注册证号:皖械注准20162400018
补体C1q的概述
C1q是构成补体C1的一个重要成分,由6个相同的亚单位组成对称的六聚体,是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的启动蛋白,具有调节各种免疫细胞反应的能力。当两个以上的C1q与免疫复合物中的IgM或IgG的Fc段结合后,C1q构型发生改变,导致C1r和C1s的相继活化,启动补体经典激活途径。
试剂盒检测原理
样品补体C1q抗原与兔抗人补体C1q 抗体特异结合,形成不溶性免疫复合物,反应液产生浊度并与样本补体C1q 浓度成正比例上升,吸光度亦随之增加,与标准吸光度比较可计算出样品补体C1q浓度。
产品性能
1.准确度:测定值与靶值相对偏差应≤10.0%,或在质控品规定的范围内
2.重复性:测量精密度CV≤5.0%、批间差≤10.0%。
3.线性范围:5mg/dL-150mg/dL(相关系数r≥0.990)。
临床意义
1.血清补体C1q水平下降:急性期、活动期的补体C1q肾病,活动性免疫复合物性疾病,如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营养不良性下降。
A、补体C1q是急性肾小球肾炎监测的敏感指标。A型链球菌、B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球菌及肺炎球菌感染后,发生内皮---肾小球系膜肾小球肾炎补体C1q浓度下降快、时间早,而其他补体成分减少,不及C1q明显,随着治疗好转,C1q恢复正常。
B、补体C1q是急性期、活动期狼疮性肾炎的重要指标。血清补体C1q检测能在狼疮性肾炎的疾病早期阶段出现阳性时,提早进入治疗,预防肾功能损害。在治疗过程中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及稳定程度,减少肾功能进一步损害。
组别 |
例数 |
肾损害 |
CNS损害 |
血液系统损害 |
浆膜炎 |
关节炎 |
皮损 |
||||||
例数 |
% |
例数 |
% |
例数 |
% |
例数 |
% |
例数 |
% |
例数 |
% |
||
C1q抗体(+)组 |
56 |
48 |
86 |
11 |
20 |
27 |
48 |
12
|
21 |
39 |
70 |
26 |
46 |
C1q抗体(-)组 |
30 |
9 |
30 |
5 |
17 |
11 |
37 |
7 |
23 |
18 |
60 |
14 |
47 |
P值 |
|
<0.001 |
0.788 |
0.618 |
0.839 |
0.367 |
0.983 |
血清 C1q 抗体与器官受累的关系:56例血清C1q 抗体(+)患者中,48例(86%)出现肾损害, 其肾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C1q抗体(-)组(30%),而中枢神经系统(CNS)病变、血液系统损害浆膜炎、关节炎、皮损等临床表现在血清C1q抗体阳性与阴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参考文献:蔡小燕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C1q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4年 8月第8 卷第 8期 8:481-484.
2.血清补体C1q水平上升:非感染性慢性炎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复合物性疾病缓解期,生理性升高。
动态监测血清样本中补体C1q的浓度变化,可用于体内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诊断治疗和预后观察。
组别 |
例数 |
C1q(g/L) |
P |
正常对照 |
30 |
0.23±0.03 |
(与各组比较) |
活动期SLE患者 |
53 |
0.11±0.04 |
<0.01 |
缓解期SLE患者 |
23 |
0.21±0.04 |
>0.05 |
不同病情组的SLE患者之间血清Clq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P<0.01)。活动期SLE患者血清Clq含量较正常对照组降低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而缓解期SLE患者血清C1q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参考文献:李玉闽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补体C1q的变化,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5卷第1期:16-17.
参考值
C1q: 15.7-23.7mg/dL
产品规格
规格 |
适用机型 |
R1:2×60mLR2:2×15mL |
各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
校准品 |
可选购 |
质控品 |
可选购 |
样本要求
1、 补体C1q(免疫比浊法)适用于血清样本的检测。
2、 如果样本采集后一周内进行检验,则样本应贮存在2-8℃的温度下。如果超过一周才进行检验,则样本应在-20℃或更低的温度中冷冻保存,在-20℃的温度下,样本的稳定期至少达到6个月。
3、 在检测前,必须充分混匀解冻样本,避免反复冻融。严重溶血或浑浊样本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