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必须懂得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16-06-07阅读次数: 710

肝   功   能

总蛋白

TP

升高:各种原因失水所致血液浓缩;多发性骨髓瘤等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降低:体内水分过多,各种渠道的蛋白丢失,如肾病综合症;营养不良消耗增加,如肿瘤;蛋白合成障碍,如肝功能受损等




介绍:总蛋白降低,常伴随着白蛋白降低,常见于肝功能严重受损、烧伤、大出血、肾病综合症、溃疡性结肠炎、营养不良等。合成缺陷、营养不良、蛋白质吸收障碍、蛋白质丢失综合症。总蛋白增高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急性脱水、外伤性休克、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白蛋白

ALB

升高:偶见于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




降低:见于严重烧伤与大量出血;慢性降低见于肝功能受损,结核慢性失血等




介绍:白蛋白降低,常伴随着总蛋白降低,常见于营养不良、慢性胃肠道疾病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高烧、外伤等可造成蛋白消耗过多,高白蛋白血症则常见于脱水或血液浓缩。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升高: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骨骼肌等组织坏死等




介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又称谷丙转氨酶(GPT),在肝脏中有较高的浓度,而在肾、心、骨胳肌、胰、脾、肺脏中则含量较少。通常ALT的升高由某些与肝脏有关的疾病引起,包括肝硬化、肝癌、病毒性或中毒性肝炎和阻塞性黄疸;ALT升高也见于广泛损伤和肌肉疾病,伴有休克、氧不足的循环衰竭,心肌梗塞和溶血性疾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的测定对以上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升高:心肌炎、肾炎及肺炎、心肌梗塞、中毒性肝炎、肝癌、骨骼肌疾病等。




介绍: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又称谷草转氨酶(GOT),主要存在于各组织细胞中,肝、骨胳肌和肾脏含有相似的AST量。AST在心肌细胞中较多,当心肌梗塞时,血清中AST活力增高,在发病后6-12h之内显著增高,增高的程度可反映损害的程度,并在发作后48h达到最高值。约3-5d后恢复正常。各种肝病时AST可增高,肝病早期和慢肝增高不明显,AST/ALT比值小于1;严重肝病和肝病后期(活动性慢肝)增高,此时AST/ALT比值大于1。其它如心肌炎、肾炎及肺炎等也可使AST轻度增高。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用于诊断心肌梗塞、中毒性肝炎、肝癌、骨骼肌疾病等。。


总胆红素

TBIL

降低:常见于严重肝衰竭病人




介绍:总胆红素增高临床上表现有黄疸,超过20.1μmol/L时有临床意义;增高到34.2μmol/L表现出黄疸体征。红细胞大量破坏、胆道阻塞、肝脏疾病,均可导致血中胆红素增高而引起黄疸。因此,总胆红素的测定对有无黄疸及黄疸深度的鉴别、肝细胞损害程度和预后的判断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血清总胆红素降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肾炎等


直接胆红素

DBIL

介绍:直接胆红素测定是常用肝功能试验之一,直接胆红素增高临床上多见于肝细胞受损、肝内外胆道阻塞、代偿性肝硬化、急性黄疸肝萎缩等疾病。因此,直接胆红素的测定对于对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肝脏疾病的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胆碱酯酶

CHE

升高:肾脏疾病、脂肪肝、肥胖、甲亢等疾病诊断


肝   功   能

胆碱酯酶

CHE

降低:肝脏病及恶病质,是肝实质细胞损害及癌症病程发展的有力指针。




介绍:胆碱酯酶的临床测定可用于有机磷杀虫剂或战争毒剂急慢性中毒的诊断。在病情严重的肝病患者中,约有五分之四的病人胆碱酯酶降低至正常的60%,危重病人可降至正常的10%,甚至完全缺乏。另外,慢性活动性肝病等均可导致胆碱酯酶活力下降,故它的测定对肝脏功能的估计和肝病的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碱性磷酸酶

ALP

升高: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性肝炎、肝癌、纤维性骨炎、佝偻病、骨转移癌等。




降低:呆小症、维生素C缺乏症等




介绍:碱性磷酸酶几乎存在于人体的各个组织中,以骨骼、肾脏和肝脏中含量较多。是监测胎盘功能状况的指标。


γ-谷氨酰转移酶

GGT

升高:阻塞性黄疸、胆汁性肝硬变、胆管炎、胆囊炎、胰腺癌、乏特壶腹癌、饮酒、服药等




介绍:γ-谷氨酰氨基转移酶(γ-GT)存在于肾、胰、肝脏和前列腺、盲肠、脑中,血清中γ-谷氨酰转肽酶主要来源于肝、胆系统,因此,当肝胆发生疾病或损伤时,如:阻塞性黄疸、胆汁性肝硬变、胆管炎、胆囊炎时,其活性显著增高;胰腺癌、乏特壶腹癌时,其活性亦显著增高,同时饮酒、服药等亦可引起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升高。因此,γ-谷氨酰转肽酶的测定对于肝胆疾病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GGT升高是乙醇中毒的敏感指标


α-L-岩藻糖苷酶

AFU

升高:常见于肝癌,妊娠及卵巢肿瘤等




介绍:血清中AFU的活性是肝癌诊断的重要指标。AFU的偏高可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


总胆汁酸

TBA

升高:慢性活动性肝炎、急性肝炎、初期胆管性肝硬化、新生儿胆汁淤积、妊娠性胆汁淤积等




介绍:急性肝炎时血清TBA显著增高,可达正常人水平10100倍,甚至更高。在慢性肝炎患者中,若TBA水平超过20μmol/L,可考虑慢性活动性肝炎。当酒精性肝病发生严重肝损伤时,血清TBA明显增高,而轻、中度损伤增高不明显。血清TBA测定对中毒性肝病的诊断优于常规肝功能试验。肝外胆管阻塞及肝内胆汁淤积包括急性肝炎、初期胆管性肝硬化、新生儿胆汁淤积、妊娠性胆汁淤积等均可引起TBA增高。胆汁酸的代谢紊乱可诱致许多消化系统的疾病


腺苷脱氨酶

ADA

升高:慢性溶血、 肿瘤、结核性脑膜炎等




介绍:腺苷脱氨酶(ADA)是人体嘌吟核苷酸代谢中的重要酶类,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中。血清中的ADA主要来自肝脏,所以肝细胞损伤或膜通透性增强,均可使血中酶活性增高,故可依据该酶活性增高或降低反映肝细胞损伤和恢复程度。ADA活性是反映肝损伤的敏感指标,可作为肝功能常规检查项目之一

肾功

肌酐

CR

升高:尿毒症、肾功能不全




降低:肾衰晚期、肌萎缩、贫血、白血病、尿崩症等

肾功能

肌酐

CR

介绍:血浆肌酐浓度反映肾脏损害、肾小球滤过率、尿路通畅性等肾功能,是一项比尿素、尿酸更特异的肾功能指标。因为肌酐浓度受饮食、运动、激素、蛋白质分解代谢等因素的影响较少。肾脏代偿与储备能力强,只有肾功能明显受损才使肌酐浓度升高。肌酐增高:肾病初期肌酐值常不高,直至肾实质性损害,血肌酐值才升高。其值升高35倍提示有尿毒症的可能,升高10倍,常见于尿毒症。如果肌酐和尿素氮同时升高,提示肾严重损害,如果尿素氮升高而肌酐不高常为肾外因素所致。肌酐含量的测定常用于肾功能的评价。肌酐浓度反应肾脏损害、尿路通畅性等肾功能,是一项比尿素尿酸更特异的肾功能指标,受饮食等因素的影响较少,与疾病严重性平行.


尿素

UREA

升高:起三类氮质血症:肾前性氮质血症,肾性氮质血症,肾后性氮质血症.




降低:一般见于婴儿,孕妇等,无意义.




介绍:尿素氮增高可见下列三种情况:(1)肾性增高见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中毒性肾炎、严重肾盂肾炎、肾结核、肾血管硬化症、先天性多囊肾和肾肿瘤等引起的肾功能障碍。尤其是对尿毒症的诊断有特殊价值,其增高程度与病情严重性成正比,如氮质血症期UREA超过9mmol/L,至尿毒症期UREA可超过20mmol/L,有助于病情的估计。(2)肾前性增高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重度烧伤、休克、消化道大出血、脱水、严重感染、糖尿病酸中毒、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肝肾综合征等。(3)肾后性增高见于因尿路梗阻增加肾组织压力,使肾小球滤过压降低时,如前列腺肥大、肿瘤压迫所致的尿道梗阻或两侧输尿管结石等。减少:临床意义较小,偶见于急性肝萎缩、中毒性肝炎、类脂质肾病等。尿素浓度降低常见于:严重的肝坏死。


尿酸

UA

升高:痛风,白血病等,肾功能受损




降低:剥脱性皮炎等.




介绍临床意义:尿酸增高:血尿酸测定对痛风诊断最有帮助,痛风患者血清中尿酸常增高。核酸代谢增加: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肾脏疾病:急性或慢性肾炎时,血中尿酸显著增高,其增高程度较非蛋白氮、尿素氮、肌酐更显著,出现更早。由于肾外因素对尿酸的影响较大,故血尿酸升高程度往往与肾功能损害程度不平行。其他:氯仿中毒、四氯化碳中毒、铅中毒、子痫、妊娠反应、饮食中脂肪过多、肥胖、糖尿病等。尿酸减少:遗传性黄嘌呤尿症和剥脱性皮炎等。


尿微量白蛋白

MALB

升高: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血管损伤的敏感指标




介绍:尿微量白蛋白是检测血管损伤的重要指标,是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肾病血管损伤的指标。


二氧化碳

CO2

升高: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如肺心病、呼吸中枢抑制、呼吸肌麻痹、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和气胸等。




降低:代谢性酸中毒:如严重腹泻、肾功能衰竭、糖尿病酮症、感染性休克、服酸性药物过多等。慢性呼吸性碱中毒,由于长时间呼吸增速,肺泡中PC02减低,肾小管代偿性HC03-排出增多。




介绍:可刺激呼吸中枢,当分压较大时, 有抑制呼吸中枢形成呼吸衰竭的危险


血氨

NH3

病理性增高:尿毒症,出血性休克,肺气肿等


血糖

葡萄糖

GLU

升高:常见于胰岛功能低下,脑震荡,脑溢血等;




降低:见于呆小症,长期营养不良,酒精中毒等




介绍:生理性高血糖:见于饭后12小时;摄入高糖食物后或情绪紧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时。病理性高血糖:内分泌腺功能障碍引起高血糖;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加刺激血糖中枢使血糖水痘升高;脱水引起高血糖;如呕吐、腹泻和高热等也可使血糖轻度升高麻醉、感染性疾病、毒血症、抽搐、胰腺炎、胰腺癌等情况下也可出现高血糖。生理性低血糖:见于饥饿和剧烈运动。病理性低血糖: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如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减退而使生长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严重肝病患者,由于肝脏储存糖原及糖异生等功能低下,肝脏不能有效地调节血糖。血糖测定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

GHb

介绍:用于检测糖尿病控制状况


糖化血清蛋白

GSP

介绍:糖化血清蛋白的含量可反映DM患者近2~3周内血糖的水平。HbAlc代表过去6~8周血糖平均水平,且变化晚于FMN。对不稳定DM血糖值变化较大时,FMN能及时监测病情,调整治疗方案。血清FMN与C-肽呈负相关,与空腹血浆胰岛素无差异。故可作为胰岛素治疗DM的病情监测指标。且FMN反映糖代谢比HbAlc更敏感。对判断DM的短期疗效,及时选用合理的治疗方案,比HbAIc更有用。血清FMN可作为DM妊娠与孕期高血糖的鉴别。血清蛋白半寿命较短,可有限的反映患者过去1~2周内平均血糖水平

血脂

甘油三酯

TGL

升高:高脂血症、肾病综合症、糖尿病、肝胆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甲减等。




降低:严重营养不良、脂肪消化吸收障碍、甲亢、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




介绍:测定甘油三酯的重要意义在于诊断和处理高脂血症。这些疾病可能是原发性的,或是继发于其它疾病如肾病、糖尿病和内分泌失调。因此,甘油三酯的测定是对于血脂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总胆固醇

CHO

升高: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堵塞性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综合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




降低:贫血、肝硬化、甲亢、营养不良等。




介绍:血清胆固醇的测定可用作肝脏功能、胆汁功能、肠吸收功能和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指标。它在高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和分类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血清总胆固醇超过 5.70mmol/L可考虑为高胆固醇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明确关系,血液胆固醇增高多见于甲状腺功能减低,糖尿病等;胆固醇降低见于营养不良,肝功能严重低下等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升高:饮酒、长期体力活动等。




降低: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肝炎、肝硬化等。




介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转运磷脂和胆固醇,它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与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临床上以不同种类脂蛋白比例的分析作为不同类型的高脂蛋白症的鉴别诊断。

血脂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介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用于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中沉淀的脂质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LDL),在各类脂质中,LDL被认为是主要的致病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可能起保护作用,血清总胆固醇(TC)大致反映LDL胆固醇(LDL-CHO)水平,但也受HDL-C水平的影响,因此在AS脂类危险因素判别中,TC偏高时,测定LDL-C有重要临床意义。


载脂蛋白A1

ApoA1

介绍:ApoA1HDL的主要结构蛋白,流行学表明以ApoAl表示的HDL水平与冠心病的流行率呈负相关。在使用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来过筛冠心病的危险时,除检测脂蛋白(a)与载脂蛋白B之外,同时检测ApoAl能对脂类失调提供更多的信息,也可以替代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除冠心病患者ApoA1偏低外,脑血管患者ApoA1也明显低下,ApoA1缺乏症、家簇性低α脂蛋白血症、鱼眼病等血清中ApoA1HDLC极低。家簇性高TG血症患者HDLC往往偏低,但ApoA1 不一定低,不增加冠心病的危险。


载脂蛋白B

ApoB

介绍:ApoBLDL的主要结构蛋白,ApoB浓度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关。在使用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来过筛冠心病的危险时,除检测脂蛋白(a)与载脂蛋白A1之外,同时检测ApoB能对各种脂蛋白失调提供更多的信息,也可以替代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


脂蛋白a

Lpa

升高:肾病综合症、尿毒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不全、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




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介绍:脂蛋白a被认为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和其他脂类检测项目结果及外来因素(如饮食)无关,Lpa水平升高,若同时伴有LDL-C的升高,则具有冠心病危险的预示价值。检测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是冠心病的过筛项目,但是,和LDL-CHDL-CApoAlApoB比较,检测LPa是冠心病鉴别诊断的有价值项目。


前白蛋白

PA

降低:肝癌,肝硬化,营养不良等

心肌酶谱

肌酸激酶

CK

升高:主要用于心肌梗塞诊断及各种类型进行性肌萎缩、骨胳肌损伤、肌营养不良、急性心肌炎、脑血管意外、脑膜炎、甲状腺功能减退、剧烈运动、使用氯丙嗪、青霉素等药物。




介绍:肌酸激酶活性的测定对以上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升高:主要见于急性心肌梗塞




介绍:CKMB是诊断及监测AMI病人病情敏感而特异的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常用于心肌梗塞的诊断。


乳酸脱氢酶

LDH

升高:急性心肌梗塞,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降低无临床意义




介绍:乳酸脱氢酶增高:见于心肌梗塞、肝炎、肺梗塞、某些恶性肿瘤、白血病等。其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乳酸脱氢酶的测定常用于心肌梗死、肺梗死、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肾疾病、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

心肌酶谱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LD-1

升高: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和肾坏死等

α-羟丁酸脱氢酶

HBDH

升高:心肌梗塞

介绍:α- 羟丁酸脱氢酶增高主要见于心肌梗塞、活动性风湿性心肌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溶血性贫血。α-羟丁酸脱氢酶的测定常用于心肌梗死辅助诊断。

血气电解质

K

升高:尿毒症,急性肠梗阻;降低见于严重腹泻、呕吐、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Na

升高:脑外伤,垂体瘤,严重脱水等

降低: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失纳,肾炎,尿崩症等尿路失钠

氯离子

Cl

升高:常见于脱水,持续腹泻及碳酸氢盐丢失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肾功能不全、肾上腺功能下降或升高导致的内分泌失调等。氯降低常见于酸中毒、失盐性肾炎和过度出汗等。

降低: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如失盐性肾炎、代谢性酸中毒等,血清氯增高见于脱水,囊性纤维化(又称先天性粘液稠厚症)

Ca

升高: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阿狄森氏病;

降低:原发性和继发性的甲状旁腺机能减退、慢性肾衰维生素A缺乏症、代谢性碱中毒等。

无机磷

P

升高:慢性肾炎、甲状腺机能减退、多发性骨髓瘤、骨折愈合期等

降低:常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佝偻病等。

Mg

升高:常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甲状腺机能减退、多发性骨髓瘤等。镁离子降低常见于慢性腹泻、慢性肾炎、甲状腺机能亢进、酸中毒等。

降低:主要与消化道失镁,尿路失镁及摄取不足有关,常见于肝硬化,胰腺炎等;低镁则出现抽搐,强直,反射亢进等症状.脑脊液镁降低见于病毒性脑炎及局部缺铁性脑病.

Fe

降低:常见于体内总铁不足:缺铁性贫血等;增高见于铅中毒,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总铁结合力

TIBC

降低:常见于遗传性运铁蛋白缺乏症等;增高见于各种缺铁性贫血等

ZN

降低:常见于营养不良,尿毒症,白血病等.锌缺乏的症状包括:味觉,嗅敏度降低,生长停滞等;短期摄锌过多可引起恶心,呕吐等,长期则引起贫血和生长缓慢

CU

升高:常见于白血病,恶性贫血,风湿热等,急性铜中毒出现恶心,呕吐等,严重可出现溶血性休克;

降低:一般与婴儿贫血或婴儿营养不良等有关

资料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政策法规】北京市发布药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收费实施细则 (试行)

下一篇:体外诊断产业空间巨大期待政策支持

新闻资讯